第 93 章 接手

兩天後,下午最後一節自習節接近上課時,文科六班四十名學生正在埋頭自習中,兩道身影才一前一後進了教室。

因為入室時聲響并不大,兩人直到站到講臺上,也只有前排個別學生發現了異常,那些發現者都目瞪口呆看着前方,後面一群群學生依舊在自習。

“咳~”

站在講臺上看了幾眼,秦興鵬才輕咳一聲,臺下學子被批量驚動時,他才又看向黃景耀,“黃老師,怎麽樣?”

黃景耀也滿意的點頭,“很好,自律性太好了。”

前天就敲定了要接手六班班主任一事,直到今天秦興鵬才帶着他進班,看起來慢,實際上這已經很快了,當初他接手五班,還足足向原班主任文景升請教了一周多呢,說起文景升,現在那位也不只不擔任班主任,都不再任課了,主要是他身體出現了一些情況,不是大毛病,但不合适繼續操勞,至少不合适抓着高三學生的課,中段考段後就請了長假。

他的數學課也早轉交給了江淩輝,否則期末考試成績出來後就不是江淩輝在那裏等結果了。

之前兩天,黃景耀就是在向秦興鵬了解情況。

笑着點頭誇贊一聲,秦興鵬才對四十名學生道,“你們是不是很好奇黃老師怎麽會來咱們班?”

學生們沒有幾個直接把話說出口的,但也各個都在臉上挂滿了疑惑。

“從今天起,黃老師就正式接任咱們班班主任一職,不過他只是全職班主任,語文課還是我來教。”

這句話落地,下方四十名學生再次愣了一兩秒,愣過後一聲聲低呼才在班級裏響起。

“黃老師當我們班主任?”

“哈,黃老師要來?太好了!”

“是啊,黃老師能教咱們,真是,真是……五班變化都那麽大。”

……

各種低呼議論泛響,這些聲音全是興奮激動的小小歡呼,畢竟五班六班教室幾乎是相鄰的,中間就隔了一個老師們的大辦公室,六班在辦公室南,五班在北。

這麽近的距離,誰還不知道誰?

也一如楊學坤說的那樣,五班那種最差的渣子班逆襲成第一,原本的第一怎麽想?

他們的想法在這一刻也算宣洩了出來,四十名學生都是在興奮,在雀躍,以及濃郁的期待,在最好的尖子班裏真是各種學霸雲集,也都很希望能在高考裏考出一個好成績的。

低呼聲裏,黃景耀臉上則閃過一絲尴尬,畢竟學生們這麽歡呼,還是當着秦興鵬這原班主任的面?

等他看了秦興鵬一眼,卻發現這位高級骨幹教師臉上只有笑容,“不用介意我怎麽想,教了他們這麽久,這些小家夥都像是我的晚輩一樣,他們只要能在高考裏考好,其他都不用說。”

黃景耀這才又佩服的看了對方一眼,發自真心的佩服。

畢竟他也知道是秦興鵬主動想讓他來擔任班主任的。

“好了,黃老師第一次來教室,今天這節課大家也不用埋頭悶學了,都做個自我介紹彼此認識熟悉下吧。”秦興鵬再次開口,這話即是對黃景耀說的,也是對衆多學生們發聲。

“也是,那我就先來做個自我介紹吧。”

當黃景耀接着話說出一句,臺下一名學生卻突然笑道,“黃老師,你還用介紹麽,我們誰不認識你。”

一聲笑引起多個學生附和,秦興鵬也插口笑道,“黃老師就不用介紹了,還是你們來。”

再然後很多學生就主動把視線放在了劉景身上,也沒辦法,劉景本身就是六班一個招牌來着,高三開始到現在多次考試全是文科第一,無人能撼動的第一。

也是憑着這實力足以讓太多學生佩服他。

“黃老師,我是劉景,……”劉景帶着一絲腼腆起身,恭敬的問候了聲才自我介紹,事實上不用他介紹,黃景耀對他的情況也有一定了解的。

農村出身,天賦好,六門科目三個六三個七,肯努力吃苦認真去學習,自律性強,也一心想考最好的學校,是全文科班最讓老師們省心,最招老師們喜歡的學生之一。

劉景之後站起來的一個身材高瘦的少年,鼻梁上架着一款土氣的眼鏡,穿着也很普通,不過這個學生并不普通,以前一直是文科本前三,名字叫張少傑。這一次考試張少傑依舊是文科第三。

黃景耀則在對方自我介紹中看起了張少傑的天賦,六門學科,四個六,一個五,一個七。這比起劉景是有差距的,但他一直緊追在劉景身後也能看出不少事了。

張少傑後起來的是一個女生,名字叫方小美,小姑娘名字雖然叫小美,不過長相只能算普普通通,可她的學習不弱,這次是文科第四名,以前則是前三,一直在和張少傑輪流占據第二第三。

她的天賦和張少傑相當,比劉景差一些,但努力程度恐怕都是一樣的。

一個個學生起身,然後在坐下,沒用多大功夫自我介紹就結束了,介紹聲裏黃景耀也忍不住一次次感慨起來。

這群學生真的很贊啊,四十個學生這次考試,還有19個分數一本線以上,四五個接近一本,其他都是二本,整個班級都沒有跌落二本線的。

文科班前二十名,六班裏就有14個!

甚至若不是五班裏張婷、劉圓圓幾個學生崛起從以往的四五十名沖殺進了前列,文科班前二十恐怕會被六班包榜的。

介紹完之後,黃景耀也說了些場面話,随後又讓一群學生開始自習,他才和秦興鵬走出了教室,站在教室外時秦興鵬才笑道,“黃老師,你打算什麽時候下手?”

“還得等兩天,我得多深入了解一些才行。”

這也是事實,黃景耀鼓勵鼓舞,若對目标了解不夠多也無從下手的,不管他以前是不是從其他老師或同學口中對六班幾個尖子生有了一定了解,那些都是道聽途說,他也必須親自面對接觸後,才能擁有最正确的感官。

至于六班那些不怎麽出名,也沒怎麽從旁人口中聽說過的學生,更需要他進一步去了解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推薦